
星展銀行(台灣)今日舉辦第三季經濟展望,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的總體影響,預計將小於 4 月時原先的擔憂程度,而由於科技類產品已被排除在外,受對等關稅影響的產品範圍已顯著縮小,產品價值約為 300 億美元,僅占美國從台灣進口總額的 26%。
馬鐵英表示,星展將 2025 年的台灣 GDP 成長預測從 3.0% 上調至 4.0%,以反映提前出口和強勁的 AI 需求,並考慮到提前出口的回落,以及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疲弱,2026 年的 GDP 成長預測從 2.4% 下調至 2.0%。
馬鐵英指出,對等關稅對台灣 GDP 的直接影響估計為 0.2~0.5 個百分點,而半導體關稅若只針對晶片的直接影響估計為 0.1~0.3 個百分點,預計財政刺激措施可以抵銷這些影響,而當前的預測並未納入最壞的關稅情景,也就是半導體關稅廣泛擴及到科技產品的稅率極高。
馬鐵英認為,星展將 2025 年 CPI 通膨預測從 1.9% 下調至 1.7%,2026 年預測從 1.7% 下調至 1.5%,而由於匯率升值和去年貨幣政策緊縮的滯後性效果,需求和供應面的物價壓力均可能趨緩,下半年電價調漲的可能性將是一個主要風險。
馬鐵英說明,如果半導體關稅僅限於晶片,預估對台灣的影響應該不大,而 2024 年美國從台灣進口 155 億美元的半導體,僅占其從台灣進口總額的 13%,因為替代品有限,尤其是先進節點晶片,加上價格彈性較低,台灣晶片製造商應有能力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
馬鐵英分析,如果半導體關稅擴大到廣泛的科技類產品,預計將帶來顯著影響,但 2024 年除半導體外,美國從台灣進口價值 620 億美元的資訊與通訊類產品,包括顯示卡、AI 伺服器等產品,這些產品加起來占美國從台灣進口總額的一半。
台美有可能達成貿易協定,馬鐵英指出,台灣有空間對美國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目前台灣在農業和汽車領域的進口關稅與非關稅壁壘較高,而美國對台出口的產品中,原油是最大類產品,肉類和乘用車僅位居第七和第八位,2024 年的出口額均僅約 10 億美元左右。
Madon UK shared that the expansion of US imports in agricultural and automobile fields is expected to benefit Taiwanese consumers and will not cause serious competition for domestic operators.根據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美國在農業、能源和交通運輸領域實力雄厚,而台灣在電子、化學品、橡膠、塑膠和金屬領域表現優異,雙方在貿易結構上處於互補。
馬鐵英強調,預期下半年經濟成長將放緩,出口可能會因提前出貨而有所回調,儘管 AI 需求可能會繼續提供支撐,隨著財富效應趨於穩定和進口關稅不確定性的緩解,消費有望出現反彈,而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也可能在下半年支撐內需表現。
Extended reading: Taiwan's electricity broke through 1,160 yuan in new sky price! Analyst: High-point may have already returned Stable coins help legalize transfers and payments! The top ten global stock funds are showing at one time The short-line observation points of the sun circle 147~150 will not be broken! DBS: Rate hik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may appreciate